客委會推動客庄南向國際交流 美濃藍染與印尼蠟染相見歡
發佈日期:2019-09-08
印尼有眾多客家人口,為了推動與海外客家的交流,客家委員會結合高雄市美濃愛鄉協進會,進行美濃藍染與印尼蠟染Batik工藝的交流觀摩,客委會李永得主委今(8)日上午出席「客庄南向國際交流合作」分享會上強調,交流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拉近與東南亞在地客家社區的距離,同時也希望藉由新住民二代將台灣與其母國文化產生連結,進而激盪出文化及產業創新的火花。
李主委表示,大部分人對於政府南向政策的理解,只有是去賺錢投資,事實上,蔡英文總統的南向政策更著重在人文的交流,要長期做朋友,就是要從互相了解建立交情開始。而為了推動海內外客庄的合作及交流,客委會透過高雄市美濃愛鄉協進會,連續3年前往印尼客庄聚落泗水及瑪埌社區深入拜訪,今天的成果分享,由美濃的青少年與印尼團隊共同製作獨一無二,結合客家藍染與印尼蠟染的大型拼布,呈現美濃與印尼的地景與文化圖案,稱之為「里印染拼」。
本次由5位青少年出訪印尼,包括3位新住民二代(宋莉蓁、曾郁茵、溫家怡),及2位美濃出生的閩南人(王稚晴)以及世代居住在美濃的客家人(林昱勳)。藉由分享會將他們的收穫與大家分享,並透過展出美濃與印尼共同創作的里印染拼大型拼布,讓民眾見證出訪交流的成果。
而在交流期間,美濃愛鄉協進會團隊則協助印尼Batik(蠟染)工藝教室裡的青少年工藝師、瑪埌大學師生及地方社區居民體驗客家藍染,並留下由美濃栽種並製作的藍靛給印尼的夥伴,期望他們可以持續在植物染中找到更多的驚喜,本計畫也期許青少年們未來繼續傳承客語及推廣客家文化,讓客家文化在臺灣及世界各地生根發芽並世代流傳。
文章轉載於客家委員會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