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之細路Raknus Selu」與「濟州偶來Jeju olle」簽約締結 楊長鎮期以步道連結國際友誼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長鎮於本(10)29日前往韓國濟州,在韓國濟州特別自治道旅遊局局長姜榮敦、濟州偶來基金會理事長徐明淑、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共同見證下,成功完成台灣首條「樟之細路國家級綠道(Raknus Selu)」與韓國濟州偶來小徑的雙方締結儀式,楊副主委表示,締結儀式就像是台灣的「結拜兄弟姊妹」,希望未來能彼此密切交流互動,擷取雙方寶貴的經驗,吸引全世界到訪兩國步道旅遊。
為了讓國際更多愛好登山步道的人看見台灣的「樟之細路國家級綠道(Raknus Selu)」,客委會去(108)年授權千里步道協會,與亞洲步道組織(ATN)、世界步道組織(WTN)發起的組織「濟州偶來基金會」,簽署樟之細路、偶來小徑合作備忘錄,並在雙方多次互訪後,選定台灣的樟之細路「鳴鳳古道」,與韓國濟州「偶來第15號步道」締結友誼步道,並於濟州偶來一年一度的徒步嘉年華(Jeju Olle Walking Festival)前夕完成締結儀式,未來代表「偶來小路」的藍色小馬造型標誌將設置在「樟之細路」鳴鳳古道路段,而代表「樟之細路」的樟樹意象古道標誌也將設置在「偶來小路」15號小徑上,象徵「樟之細路」與「偶來小路」成為一家人。
「樟之細路國家級綠道」是浪漫台三線上,串連北起桃園龍潭、南至台中東勢的407公里古道舊路,在前年客委會推動「浪漫台三線國家自然步道路網」之下,去年更列入行政院核定優先推動的國家級綠道之一,目前樟之細路在客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水土保持局及4個縣市政府、民間在地社區共同公私攜手合作下,正在進行長距離步道的建置及整體規劃,並以手作步道的方式分段修復、維護沿線古道和山徑,如今也已完成全線220公里的主線步道串聯,海內外遊客將能透過步道輕鬆體驗樟之細路百年來的地景人文及自然風貌。
韓國濟州的「偶來小路」是由濟州偶來理事長徐明淑於13年前所推動。「偶來」是濟州方言Olle的音譯,意思是「連接大街到家門的小路」,12年前建置了偶來1號後,全島目前已建置26條路徑,遊客將可以透過環繞全島的小徑欣賞火山地形的濟州島及沿途海岸風光,而這次楊副主委率團也發現,偶來小徑上都有藍、橘兩色絲帶以及木製箭頭等指引方向標示,重要路段還有藍色小馬標誌牌,提供徒步旅客在步道護照上蓋章留下紀念,相關巧思吸引無數愛好徒步的遊客到訪,希望偶來小徑的觀光推廣經驗,能帶回台灣,吸引更多人到訪樟之細路。
楊副主委表示,這次台灣率團與韓國濟州偶來完成締結儀式後,緊接著濟州偶來也將於11月16日率團來台灣,於苗栗獅潭的鳴鳳古道完成兩條步道指標互設儀式,楊副主委強調,雖然濟州是靠海的子民,客家是靠山的子民,但只要走在雙方的步道上,就能透過步道感受到彼此的歷史人文底蘊,拉近彼此的距離。最後,他更熱情的邀請韓國民眾來台灣遊玩時,一定要到鳴鳳古道走訪一趟,因為他的家就在鳴鳳古道路口附近,歡迎大家來找他共下坐下泡茶休憩,他還開玩笑的說「如果沒人在家招待,歡迎自己入內泡茶」。
樟之細路與濟州偶來締結友誼步道的指標互設儀式結束後,台灣參訪團也在濟州偶來朋友的帶領下,走訪從翰林港至高內碼頭、總長13.5公里的偶來15B步道,親自感受海洋與火山的力量,如何陶塑濟州島獨特的地景與風土。接下來台灣參訪團將參與2019濟州偶來徒步嘉年華的開幕與健行活動,預計走訪濟州偶來的第8、9、10號三條步道,更多偶來的步道風景與活動實況,敬請鎖定千里步道網站及Facebook粉絲頁分享。